close

IMG_3178.JPG

西藏廚房


地址   110 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217

鄰近車站:台北捷運文湖線BR08科技大樓
電話:(02) 2705-4770
營業時間: 11:30~14:0017:30~21:00 (星期二~日),星期一公休

粉絲專業:連結

IMG_3151.JPGIMG_3149.JPG

記得當初是以「台北 異國料理」之類的關鍵字搜尋出差工作後的晚餐,演算法回丟了幾間餐廳給我,

美式、義式等種類台灣各地不乏優秀的餐館,若只憑標題確實興致缺缺。

IMG_3147.JPGIMG_3148.JPG

流連在螢幕上,突然瞥到這家標榜西藏菜的「西藏廚房」。

西藏唉~跟埃及和動物大遷徙一樣,被多少人收在bucket list裡啊?2020退的第一張機票也正是飛西藏的(淚)!

IMG_3157.JPG

西藏廚房離捷運科技大樓站頗近,位處車水馬龍的和平東路上,請千萬不要覺得好停車,

因為連機車都不太容易了,搭捷運最方便,只需要不到五分鐘的路程。

IMG_3162.JPG

一進門,接待我們的是印度籍店員,交流起來覺得他應該是不會講中文,

不過他的英文沒有一般台灣人很難接受的印度口音,而且闆娘會講中文,雖然闆娘的口音是重了些,

但聽起來也不至於到很吃力,溝通上中、英文都通,沒什麼大礙。

IMG_3159.JPGIMG_3156.JPG

雖然店內空間算大、桌數也不少,但還是建議先訂位喔!像我們當晚便沒有空桌可以留給現場的客人。

要說店內有濃濃的藏式風情嗎?因本人沒到訪過西藏所以不敢斷言。

IMG_3160.JPGIMG_3161.JPG

但我想從味道、桌巾、圖騰裝飾、文物,

到電視播放著西藏相關影片、牆上掛著的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圖像,應該多多少少能呼應某個地方吧?

IMG_3163.JPG

當晚的客人有一半是外國人,甚至坐在我們正後方的就是藏傳佛教的僧侶,也算滿特別的經驗。

IMG_3154.JPG

老闆是出生印度的西藏人,大學到臺灣讀書,因思念家鄉味而開了這家店,

妙的是雖然身為西藏人,卻沒真正去過西藏,菜單上所謂的西藏料理是傳承自家裡,

自己比較熟悉的反而是印度菜XD翻開menu可以看到藏式和印式料理各佔約一半。

兩人用餐,想點的、較具特色或代表性的雙人套餐都有,頂多加點幾樣單品,

而當天經驗告訴我們,即便是兩個大男生,要完食所謂雙人套餐都有些吃力了……

IMG_3165.JPGIMG_3167.JPG

飲料很快就送來了。

到藏料理店必須來杯酥油茶,這飲品是將煮好的茶加入酥油和鹽後,

再攪打或敲打至呈乳濁液,所以又叫「打」酥油茶,

覺得概念上和防彈咖啡頗相似,據說防彈咖啡,其靈感還真的來自酥油茶,有趣的小故事~

當地製作酥油用的是氂牛奶,而在台灣,如果也說是用氂牛奶我就不太信了。

IMG_3164.JPG

表面帶光,以杯就口,最先感受到的是油香,一入口鹹味率先襲來,接著的是奶味,茶味基本沒有,

兩三口就習慣了,但習慣跟喜愛之間好像仍有一些距離,總之是非常特別的體驗,記得趁熱喝喔~

IMG_3166.JPG

另一款飲品選印度優酪乳,原味/甜味/鹹味擇一,我們當然是點鹹的畢竟它少見,

店家說他們的鹽是特別從印度帶來的,味道跟一般海鹽不同。

印度優酪乳跟市面上的優酪乳相比沒有那麼濃稠,牛奶的味道也比較重,鹹味偏淡雅、不死鹹。

IMG_3168.JPG

印度香脆豆餅,如其名,茴香、脆、薄餅,好像是台灣印度料理的標配?

IMG_3170.JPGIMG_3173.JPG

印度咖哩餃,必須誇獎其外皮,炸得乾爽、厚薄度剛好,皮薄餡多,

包裹著的是以咖哩調味的馬鈴薯泥和一些香料,帶點清香,但老實說吃起來乾了些。

IMG_3169.JPG

印度酸乳碳烤雞,雙人套餐內含兩塊烤雞,當天給的部位都是雞腿,底部鋪著洋蔥,

上桌以熱鐵板盛裝還滿特別的,香氣四溢,雞肉有用刀劃過,

以數十種香料醃漬,有入味鹹度也夠,味道不會過重,因為泡過酸乳,要說柴是不至於,

但確實不如想像中多汁,有滿多印度餐廳可以提供更軟嫩多汁的烤雞。

IMG_3175.JPG

藏式燉羊肉,清爽、偏水的湯汁,一點點番茄味、香料味不重,

還沒吃過燉肉裡除了主食和馬鈴薯紅蘿蔔外,還有冬粉跟木耳的參與,

品名為藏式燉羊肉,不知道冬粉與木耳的加入是否為當地特色?

主食羊肉有醃過,羶味隱晦,口感也不賴。

IMG_3177.JPG

咖哩鷹嘴豆,印度風味慢燉鷹嘴豆,鷹嘴豆給的滿大方,口感軟綿且仍保留完整顆粒,

咖哩醬汁調味上偏淡,不會有很大的負擔感。

原本想點藏式饅頭但當天沒有供應,選了藏式炸餅、青稞餅再另外單點香蒜烤餅,

前面經歷了咖哩餃澱粉加澱粉的衝擊,這些差點吃不完……好多澱粉…

IMG_3176.JPG

藏式炸餅,畢竟是炸的,所以稍微偏油,口感QQ的帶有嚼勁。

IMG_3174.JPG

印式香蒜烤餅,烤餅就沒那麼油了,但口感也沒炸餅那般充滿嚼勁就是了。

直接吃ok,吃的是麵香和口感,也可以搭配咖哩或燉肉一起吃,增添點味道。

IMG_3171.JPG

青稞餅,跟酥油茶一樣,對台灣人來說是只會出現在課本裡的食物,沒理由不讓它具現化吧?

這西藏的主食是將青稞粒炒熟、磨製成粉後,加上酥油茶或奶油捏製而成的。

吃起來沒有想像中乾澀,微甜中帶有獨特、有點像擂茶的麥香氣,

微粉的口感則偏綠豆糕,不只不難接受,居然還滿喜歡的。

IMG_3172.JPG

扁豆湯,內含多種材料,喝起來沙沙的。

濃稠度介於鷹嘴豆和燉羊肉之間,調味是三者之間最重的,

但整組吃下來也多少知道藏人飲食偏淡,所以雖說是最重的,反而比較容易接受。

IMG_3180.JPG

藏式牛肉饃饃蒸餃,饃饃在藏語是餃子的意思,這道牛肉饃饃是主廚自製,外皮中厚邊薄。

IMG_3181.JPG

當天的八顆饃饃都沒有破,內餡以牛絞肉為基底,拌入印度什香粉及多樣蔬菜下鍋蒸,

外皮Q、餡料帶有特殊香氣,細品能吃出肉香,水分也夠。

店家表示饃饃這東西,藏人不是天天吃,

而是特殊節日或家裡有客人拜訪時,用來聯繫情感、表達重視的佳餚。

IMG_3182.JPG

饃饃沾點特製的辣椒醬又是另一種風味,饃饃和辣椒醬都做得不錯。

IMG_3183.JPG

看我們吃的差不多,甜點就上桌了。因為只有兩種,何不都點?

印度香甜球,泡過藏紅花的糖水甜度是印度甜度,摸到黏黏的湯匙就有心裡準備了,

香甜球本身好吃是好吃,還有包餡,只是……真的太甜了。

水果酸奶,看網上有人分享說這道是酸的,但我們當天吃到的是甜的。酸

奶跟印度優酪乳質地相似,甜度不會太誇張,跟著水果,一匙一匙就把它消滅了。

 

境:4/5環境寬敞但燈光偏暗,雖沒有太多壓迫感,不過多少有點舊舊的感覺。

食物3.5/5

店家態度:4.2/5,印度籍店員英文能通、闆娘中文OK,服務和溝通上沒什麼大問題。

 

結論

西藏應該被很多人收在bucket list裡,

既然短時間內到不了,那麼先在熟悉的台灣,透過餐桌、藉著當地菜色一窺這神秘的地區,

好像或多或少能給自己帶來一些撫慰,跟當地沾上邊,也能稍微滿足因為太想出國而騷動的靈魂吧?

西藏口味較清淡,並沒有很重的香料感,好吃的品項有,不過比較深刻的心得還是新奇。

西藏菜在台灣並不多見,至少高雄沒有,以台北大安區來說它的價格也不貴,說什麼都必須試它一試!why not?

 

註:以上為微冷本人感想,每個人的觀感不同,心得僅供參考,餐點品項與價格請依店家提供為主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微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